咨询热线:

13755044416

18974899099

提供从规划设计到现场施工的全程服务

专业雕塑景观设计

咨询热线:

13755044416

18974899099

提供从规划设计到现场施工的全程服务

专业雕塑景观设计

栏目分类

咨询热线

13755044416

【基层党建】新华西路街道:非遗传承新体验 激发党建新动能

  为进一步推进非遗文化的推广工作★,社区党委与内蒙古自治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党委★、呼和浩特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党支部共建,依托市非遗中心非遗资源,打造社区非遗展示基地★、开展非遗传承、展示、培训等活动,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、传习与传播,延伸到更多的社区场景,为社区党员群众创造新鲜、有趣的★“美好体验”。积极联系布贴画非遗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崔锁莲老师,让非遗传承人★“扎根”社区,让非遗文化在社区内遍地开花,充分挖掘汇聚一批手工艺专家和爱好者★,建设一支专业化、有活力的★“非遗匠心★”志愿服务队伍,将辖区“4050”人员★、失业创业人员、灵活就业人员、★“五老志愿者★”、未成年人等加入其中,定期开展非遗体验活动★,免费为他们提供非遗技能培训★,不断扩大“非遗匠心”队伍及其影响力。

  民以食为天,社区党委将非遗与美食结合★,展出烧卖、莜面、焙子等特色非遗美食制作过程,汇聚成别样的文化符号,以美食撬开非遗窗口,增强党员群众对非遗文化的认识★,增加文化自信。与此同时,社区“红石榴书屋★”开设★“非遗典藏”专架,为辖区党员群众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、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新鲜阅读体验空间,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★,让党员群众从★“请过来”的被动式阅读变为★“自己来”的主动式阅读★。

  社区党委将传统非遗文化与社区生活融合★,结合辖区实际情况,找到非遗与党员群众日常生活的连接点,转变非遗“只可远观”的刻板印象,让非遗更加接地气。采取“一室多用、资源共享★”原则★,建立★“红石榴非遗屋★”,用时间换空间,优化资源配置,让更多的非遗项目走进社区党员群众生活★。通过设立非遗展览区,工作人员现场讲解★,让党员群众体验到非遗工艺的乐趣★。

  下一步★,通道北街社区党委将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,聚力打造组织有力、邻里有爱★、生活有质、治理有效★、和谐有序的社区,并充分发挥非遗在加强社区治理、增进社区凝聚力、维系邻里和睦关系方面的重要作用,推动形成保护传承非遗的浓厚氛围,赓续城市历史文脉。(记者★:仰建婷 通讯员:刘嘉丽)

 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。新华西路街道通道北街社区党委持续多形式★、多层面挖掘非遗特色项目魅力,推动非遗文化融入民众日常生活。通过保护与传承相结合的★“党建+非遗”模式★,创新打造★“党建引领凝心、民族团结同心、基层治理用心★”的★“三心融合★”党建品牌★,赋予传统非遗文化崭新的时代内涵★,不断提振辖区党员群众文化自信,为基层治理加码赋能。

  让非遗★“活”在当下 ★“火★”在基层。社区党委常态化开展非遗文化活动★,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逛民俗文化集市、品味文化盛宴。开设“非遗”教育精品课程★,营造幸福社区新氛围,社区党委联合呼和浩特市文化艺术研究院(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)、辖区社会组织精心策划十余场丰富多彩的非遗手工制作与体验课程,让民俗知识、节日节气等非遗文化知识与手作体验课程进社区、进家庭★,极大地激发了党员群众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。近期★,社区邀请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武氏铺药灸法传承人开展“传承非遗文化 守护群众健康”活动,加强党员群众对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的了解,进一步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与认同。社区党委持续开展★“非遗传承+”系列活动★,以传统节日为契机,开展★“沉浸式★”非遗体验活动,开展剪纸、拓印、漆扇、泥塑、金箔画等10余项非遗体验活动,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带来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,让党员群众在活动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和魅力,累计惠及辖区党员群众500余人次。

上一篇: 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③树蓝海清风 亮廉洁名片 下一篇: 【北疆文化辑录】红色文化的内涵特征与时代价值
温馨提示: 本网站需输入密码才可访问
密码错误, 请重新输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