咨询热线:
栏目分类
党建文化
13755044416
强化理论武装,筑牢思想防线★。理论上坚定清醒是思想政治上坚定清醒的前提★。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形形的利益诱惑面前,领导干部要炼就“金刚不坏之身”,就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★,不断厚植自己的精神家园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的理论基础★。党的历史上对党风廉政建设进行了深入理论探索。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不仅包含着治国理政、管党治党的重要思想★,也贯穿着对中国人政治品格、价值追求★、精神境界、作风操守的要求★。这些都是我们开展廉洁文化建设的宝贵理论资源。要坚持思想建党、理论强党★,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★,特别是要深入学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★,运用党的科学理论检视自身思想作风和精神状态,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★、人生观、价值观和权力观、政绩观、事业观,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正气充盈,铸牢清正廉洁的思想之魂★。
坚定理想信念,增强抵腐定力。坚定理想信念★,坚守员精神追求★,是人安身立命的根本。理想信念滑坡,精神上“缺钙”★,就会得“软骨病★”,从而丧失党性立场★,经不住权力、金钱、美色的考验。这些年查处的众多腐败案件告诉我们,那些蜕变分子、腐败分子之所以走上歧途★、走上不归路,无不是从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开始的。开展廉洁文化建设,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首要任务,教育引导全党牢记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★,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,挺起员的精神脊梁,这样才会有强大的免疫力和抵抗力★,才能防止歪风邪气附体。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必修课、常修课★,充分利用好党史上的各种红色资源、廉政资源★,引导党员干部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大力发扬红色传统★、传承红色基因★,始终保持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。
清正廉洁是当今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。在权威机构进行的多次民意调查中★,人民群众最痛恨的就是腐败现象,最拥护的就是党中央正风肃纪、铁腕反腐、激浊扬清。如果不能有效遏制腐败现象★,不但会严重破坏社会公平正义,严重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,也会严重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。近年来,我们党在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过程中,在廉洁文化建设方面采取了许多创新性举措,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、起到良好效果。归根到底就是因为反腐倡廉是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★。人民群众对清风正气、清廉政治的共同向往和追求★,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★。
加强制度建设★,形成长效机制。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,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一条重要经验。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★,既要靠党员干部的自我修养和自觉行动,又要建立有效管用的制度机制★。要坚持抓在日常、融入经常,充分利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、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等形式★,广泛开展廉洁文化教育,激发员高尚道德追求。要把政德教育作为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★,在课程体系中增加革命文化、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等相关内容,帮助领导干部明是非、辨真伪,养正气、祛邪气。要把廉洁文化内涵融入法律法规和党纪之中,使遵守党纪国法的过程成为自觉守廉★、护廉、倡廉的过程。要充分利用媒体资源,积极宣传廉洁理念★、廉洁人物、廉洁故事★,使廉洁价值深入人心,让每一个公民都成为清廉社会的营造者和维护者。
赓续文化传承★,坚持道德操守。文化浸润人心★、启迪心灵,是引领风尚、教育人民的重要载体。廉洁理念熔铸于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价值观念之中★,是全民族共同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基础。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,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,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廉洁思想★、廉洁理念、廉洁价值,涵养克己奉公、清廉自守的精神境界。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★,充分挖掘历史文献★、文化经典★、文物古迹中的廉洁思想★,系统整理古圣先贤、清官廉吏的嘉言懿行,梳理总结古代廉政建设形成的规律性认识和制度性成果,不断丰富发展中华廉政文化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,使之与党内政治生活、政治文化、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相融相通,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共识和价值追求★。
反对腐败★、建设廉洁政治,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,是党自我革命必须长期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★。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★“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,教育引导广大党员★、干部增强不想腐的自觉”★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、三次全会都对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出重要部署。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★、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,更加注重正本清源、固本培元,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★,培育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★,涵养求真务实★、团结奋斗的时代新风,为推动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向纵深发展打下坚实思想文化基础。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丰富的廉政思想。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倡导廉洁政治,修身立德、崇廉尚俭、戒贪戒腐是对为政者最基本的道德要求。早在先秦时期,我们的祖先就有为政以廉的劝诫。《尚书》提倡“简廉”之德。《礼记》提出“廉以立志★”★。管子认为礼、义、廉★、耻是国之四维,“四维不张★,国乃灭亡★”★。晏子提出,★“廉者★,政之本也”★。老子《道德经》讲,“祸莫大于不知足★,咎莫大于欲得”。孔子把“欲而不贪★”作为为政的必备条件★,指出★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★;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”,强调为政者要起到表率作用。韩非子提出★,★“修身洁白而行公行正,居官无私,人臣之公义也;污行从欲★,安身利家,人臣之私心也★”。先秦以降,历朝历代有作为的统治者,出于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,都会对官吏提出廉洁要求。士大夫阶层尤其以廉洁为政德之要,留下许多引人深思的警句。宋朝吕本中在《官箴》中说:★“当官之法,惟有三事,曰清★、曰慎、曰勤★。”明代理学家薛瑄在《从政录》中将清廉自守分为三种境界★:见理明而不妄取者,上也;尚名节而不苟取者★,其次也;畏法律、保禄位而不敢取者★,为下也。清代张伯行留下著名的《却赠檄文》:“一丝一粒,我之名节;一厘一毫,民之脂膏。宽一分★,民受赐不止一分;取一文★,我为人不值一文。”这些思想具有历史进步意义★,展现出穿越时空的永恒价值★,为新时代推进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思想源泉。
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塑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重要方面。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,为政者能否清廉自守同所处的从政环境密切相关。在构成从政环境的各种因素中★,政治生态起决定性作用。政治生态好★,就会正气充盈;政治生态不好,就会邪气横生。领导干部是公权力的行使者,公共资源的分配者★,如果身边的政治生态出现问题★,就容易受到不良风气侵蚀,“久入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★”★,逐步滑入违法犯罪的深渊★。加强廉洁文化建设★,大力弘扬忠诚老实、公道正派、艰苦奋斗、清正廉洁的价值观★,有助于引导党员干部旗帜鲜明和反对关系学、厚黑学、官场术★、“潜规则★”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,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。
党的革命文化中蕴含着宝贵廉政资源★。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,推进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,也是党不断自我净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、自我提高,实现伟大自我革命的历史★。党始终高度重视自身廉洁建设,将清正廉洁作为人的基本准则。1926年8月★,党中央发出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,这是党的历史上第一个惩治的文件。中央苏区时期,设立了工农检察部,督促各级机关积极开展工作、肃清腐化贪污等行为★。1941年5月★,《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》明确规定:“厉行廉洁政治,严惩公务人员之贪污行为★,禁止任何公务人员假公济私之行为★,员有犯法者从重治罪。★”针对新的历史环境下贪污、浪费和官僚主义等现象,我们党及时果断开展了“三反”、“五反”★、整党等运动★,严肃查处了刘青山★、张子善案件,对防止腐败现象滋长蔓延起到了强烈震慑作用。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情况新挑战,我们党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★,把反腐败同改革、发展、稳定有机结合起来……在准确把握新形势新任务中,我们党不断深化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、复杂性、艰巨性的认识,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放在突出位置来抓。持之以恒抓廉政建设,使我们党形成了崇廉尚廉的党内文化,涌现出许多感人至深的廉洁事迹,教育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。第五次反“围剿”失利后,时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背着金条乞讨数年寻找党组织,不动用分毫党的经费;周恩来用“十条家规”告诫进京做事的亲属“完全做一个普通人”;焦裕禄不让孩子“看白戏”,将票款如数交给戏院;杨善洲赶一百里夜路,也要给群众补交两角饭钱;等等★。老一辈人的廉洁作风、廉洁精神,永远不会过时★,永远要发扬光大★,是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必须坚守的价值追求★。
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坚守党的性质宗旨的必然要求。我们党是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马克思主义政党,党的性质宗旨决定了我们党除了国家、民族、人民的利益★,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,也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、任何权势团体、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。所有腐败现象,本质上都是运用职务职权和影响力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私利,自然也都同党的性质宗旨格格不入。习指出:“我们入了党,就认定了马克思主义,认定了社会主义和,认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。坚守这份理想信念,是拒腐防变的思想根基★。★”革命战争年代,党员干部经常受到血与火的洗礼,理想信念经过反复锤炼,普遍能够自觉各种消极腐败现象。现在,许多党员干部没有经历过生死考验★,缺乏严峻斗争和艰苦环境的磨砺★,容易追求安逸享乐而意志消沉、不思进取,容易在糖衣炮弹面前失守变质★、腐化沉沦。加强廉洁文化建设★,对于增强党员干部党性意识★、宗旨意识,夯实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的思想根基,守牢清正廉洁的政治底线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★。
中国自成立之初,就牢牢确立起对廉洁政治的价值追求★。一百多年来,我们党坚守无产阶级政党革命本色,把马克思主义廉洁政治观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,实现对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★,为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奠定了坚实文化基础。
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是一体推进“三不腐”的基础性工程★。坚持系统观念★、综合施治★,一体推进不敢腐★、不能腐、不想腐★,是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突出特点。不敢腐★、不能腐★、不想腐是相互依存★、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,“不敢”是前提★,★“不能★”是关键,“不想”是根本★。如果做不到“不想★”,★“不敢★”的震慑就会打折扣,“不能”的防线就有被突破的危险。习指出:“我们强调的不想腐,侧重于教育和引导,着眼于产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★,对症下药、综合施策,让人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贪腐之念。★”加强廉洁文化建设★,有助于党员干部在思想深处不断进行检视、剖析★、反思★,不断去杂质、除病毒、防污染★,把★“外在的纪律★”内化为★“自觉的纪律”,真正做到公正用权、依法用权、为民用权、廉洁用权★。
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,必须坚持标本兼治,加大治本的工作力度★。加强廉洁文化建设,发挥廉洁教育基础作用,从思想上固本培元★,从源头上有效预防腐败,是治本的重要内容★。我们必须站在勇于自我革命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高度,把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抓紧抓实抓好,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有力支撑,推动实现干部清正、政府清廉、政治清明、社会清朗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,坚决清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,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,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全面巩固★,消除了党、国家、军队内部存在的严重隐患★,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。习多次强调,要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,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。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,对于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守理想信念★、牢记初心使命、增强抵腐定力、保持纯洁本色,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
弘扬清风正气★,引领社会风尚。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,关系人心向背★,关系党的生死存亡★。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,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,党就有失去民心、丧失政权的危险。要把廉洁文化建设同党的作风建设紧密联系起来,加强思想教育,狠抓风气养成★,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★。党员干部的家风直接影响党风★、政风★。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作为践行廉洁文化的重要内容★,在管好自己的同时,严格要求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,坚决反对以权谋私、反对特权现象,真正做到廉洁修身、廉洁齐家★。党风★、政风和社风、民风相互联系★、相互影响★。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把实践中比较成熟★、可践行的廉洁要求转化为制度规范,与乡规民约、行业规章★、团体章程等相结合,发挥教化★、指引和规范作用★,在全社会共同形成廉荣贪耻★、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★。